千万别让孩子太早“学”音乐!
文|米粒妈(公众号 米粒妈爱分享)
对孩子学音乐这事,很多家长都热衷,尤其是乐器班倍受青睐,钢琴、小提琴、大提琴、长笛…砸钱绝不含糊。但你要问他:
如何培养孩子的艺术“细菌”?
孩子适合学这门乐器吗?
要怎样帮助孩子学习?
……
完全两眼一摸黑~
最近读了本书,《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音乐老师》,原本随意翻翻,没想到越看越入迷,都怪郑老师写得太好!特别是父母的培养理念、如何引导孩子学习等大的层面,阐述的很在理,值得参考。
Part
1
音乐天分是培养出来的
我将郑老师的观点及读完的感受,进行了整理。如果亲爱的们有培养孩子学音乐的打算,希望这篇可以给你一点启发。让孩子学音乐前,很多家长会纠结一个问题:他到底有没有音乐天分?
感觉自身没啥音乐细胞,估计娃也好不到哪去…如果真没有,可以培养吗?要怎样培养?
首先,请明确一点,你期待中孩子的音乐天分,要达到怎样的高度?
是会唱歌或弹乐器自娱自乐就够啦,还是希望他成为第二个莫扎特?
如果是前者,很多娃都有这个潜力,若是后者就需要专业老师来帮助你判断,孩子的音乐天分究竟有多高。
亲爱的们,先想想下面这几个问题,自我判断一下:
怀孕时给娃做音乐胎教了吗?出生后是否有意给他创造音乐环境?
你和孩子爸或亲友中,是否有人从事音乐工作或很爱好音乐?
家族中是否曾出现过很成功的音乐人?
这几条但凡沾一点儿边,你的娃也不会一点音乐细胞都木有。
好比小米粒,爱唱歌完全遗传我的基因,唱得还不错(五音皆准声情并茂
专业老师对他的评价:绝对音准较差,不太适合练习弦乐。但米粒性格外放,基本音准还不错,更适合练习声乐,关键是他也喜欢。
教育专家和脑神经专家曾做过研究,孩子“接受声音”的黄金期是从胚胎期直到两岁,而两岁到五岁是次黄金期。
想让孩子学音乐?赶紧在这两个期间让孩子多听,多去感受,别等他五六岁了才着手…有点晚!
只要你不是期望孩子成为贝多芬再世(这个…真有点难
Part
2
你给孩子音乐养分了吗
如何给孩子音乐养分?简而言之,就是大量的听音乐!
只有多听,大脑对音乐旋律、节奏、敏感度才能慢慢建立,更重要的是,通过感受音乐,孩子才能真正对它感兴趣。
巴赫,家族中出过五十几位音乐家,父亲和哥哥随时带他感受音乐。
莫扎特,父亲是杰出音乐家,母亲很喜欢唱歌,从小各种耳濡目染。
就算出身寒微的勃拉姆斯,父亲只在酒吧拉提琴,吹法国号,但经常在家中和朋友合奏各种乐器,同样给了他很好的音乐熏陶。
看到没,这就是好的音乐环境带来的力量!强大的遗传基因+后天的良好培养,才让他们成长为音乐巨匠。
很多家长,完全木有给孩子创造任何音乐环境,上来就直接报班,也不管孩子能否适应,每天逼着练习…
明明孩子的琴拉得像锯木头,还在那儿幻想娃成音乐家后,各种鲜花掌声……梦啊做得太美。
就算你家娃音乐天赋很好,后天没经过熏陶培养,也很难超越天赋一般但接受过大量熏陶培养的孩子。
想让孩子在音乐方面有一定建树,必须在正式开始学习前,给他充足的养分!
在吸收“营养”的时期,千万别把听音乐当成任务或技巧来训练,让孩子尽情享受就好。让音乐自然而然,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。
这两个误区一定避开哈:
1. 五线谱等于“音乐”
很多80或90后,当年上音乐课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认谱。要带孩子感受音乐?行!先认五线谱呗。
学音乐当然得认谱,但这只是学习的“具体”表现,完全无法代表音乐的全部。
未做任何铺垫,上来就教孩子认谱,尤其是较难的五线谱(相对简谱)。他肯定有点晕,这堆小蝌蚪是什么呀?乱七八糟的。
尚未真正感受音乐之美,就学这些过于具体的知识,纯属本末倒置。而且一旦产生反感情绪,再想让孩子对音乐感兴趣…难喽。
2. 学乐器等于学音乐
在不少中国家长的眼里,学乐器就等于学“音乐”。为什么?
因为乐器看得见摸得着,学习进展能够清晰感受。家里来了亲朋好友,叫娃出来弹一曲,拉一段,收获一片赞美声,多有面儿。
所以,你说要多听音乐,他就只给孩子听器乐演奏…王道,这才是王道!
殊不知唱歌、跳舞、做音乐小游戏、看影视作品或各类音乐剧…都是学音乐的手段。
这些有趣的活动,可以培养孩子的音乐能力,还能让他多层次、多角度的感受音乐的形式与魅力。
什么是音乐能力?例如对固定拍子、音色明暗、音量强弱、声音高低、速度快慢、力度大小的感受等等。
音乐能力就像地基,想盖高楼大厦,必须先夯实基础。只有地基打得好,无论将来学声音还是乐器,才能更加游刃有余。
Part
3
怎样带孩子欣赏音乐
除了睡觉时间,可以随时随地放音乐给孩子听。吃饭、看书、画图、玩游戏…什么时间都可以哈。
也不用要求孩子正襟危坐,他玩他的,只要身处音乐环境就OK。注意听音乐时,音量别太大,再好听的音乐如果吵人,也会变成噪音。
播放器材,不用过于昂贵但也别太粗糙,那是在毁音乐…在经济能力范围内,选择最好的就行。
婴幼儿期的小宝宝,在睡觉、起床、吃饭、游戏时,可以选几首特定音乐放给他听,以便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。
此外,孩子通常喜欢某一首或几首音乐反复听,这会让他们更有安全感,父母完全不用纠结是不是需要换。
凡事重质别重量,只要音乐质量到位,哪怕几首曲子听几年,一样能帮孩子训练出灵敏的耳朵和高品位的鉴赏力。
做功课时真的可以听音乐哦~前提是舒缓的轻音乐。我小时候就这样,完全没觉得音乐会让我分心,反而能安抚情绪,帮我集中注意力。
Part
4
什么音乐适合孩子欣赏
最简单的说,只要好听的都行…实在不会选,下面几个小原则可以参考。
1. 以古典音乐为主
选择结构简单,旋律明显的乐器独奏、重奏、室内乐曲、合唱曲及声乐曲等。
这类音乐比较适合孩子的心理发展,还有安抚情绪的作用,推荐莫扎特和巴赫的。
2. 单一器乐曲
钢琴、小提琴、大提琴、法国号、直笛等等,让孩子熟悉各种乐器的声音。有了基础再听交响乐、协奏曲,否则他根本不知道在听什么。
3. 各国各时代的民俗音乐
接触各国各民族的音乐,可以让孩子熟悉多种旋律、歌词、乐器和配器方式、作曲方法,充分开阔视野。
4. 中国民乐
各种民族音乐、传统戏曲、打击器乐等等,有着与西方音乐完全不同的感觉。唱腔、编曲和旋律独具特色,很容易引起共鸣。
5. 儿童歌谣
经典的各国儿歌,可以开发孩子学习外语的脑部语言区。(米粒妈给大伙提供了不少资源,不要太感谢我哈哈
6. 流行歌曲
不用过度排斥流行音乐,孩子想听偶尔可以听,换换口味嘛。就好比吃饭,不可能全是正餐,一丁点零食都木有。
流行音乐也有旋律,乐器编排很好的作品,只要注意选择听听无妨。当然,口水歌就算了。
PS:孩子接触音乐的早期,先别听强弱变化太大,很激烈的交响乐,容易造成情绪紧张。
上述两小节是欣赏音乐的几大基本原则,具体的曲目推荐,会放在文章最后。
Part
5
孩子为什么坐不住
当孩子开始正式学音乐,尤其是乐器时,“坐不住”成为许多家长心中的痛!练琴完全不专心,扭来扭去,摸这弄那儿…
出现这个问题,最有可能的原因,是孩子学早了~生理心理发展没跟上。我以前一个同事的儿子,四岁就去了钢琴班,老师都说送来的有点早,男孩本身发育就比女孩迟缓一点。
家长不以为然,但孩子根本坐不住,老想玩,到最后干脆哭闹起来…大写的尴尬。
对音乐、绘画这种艺术类启蒙,很多家长都持“越早越好”的观点。这话没错,小孩有无限的创造力,模仿力也很强,可挖掘的潜能巨大。
但这个“早”,只是相对的。孩子太小,学乐器的劣势非常明显:
注意力很难集中。
眼中耳中,只关注自我。
不太能分辨对错,不能接受挫折,还不愿被纠正指责。
只具备大肌肉活动能力,手指精细动作发育欠佳,无法灵活独立的活动。
视觉发育不到位,空间感薄弱,无法辨识过于复杂的线条。
时间观念不强,计算与判断推理能力差。
这都是由孩子生理、心理发展过程决定的,真不是故意跟你或与老师作对
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平时很喜欢唱歌,或偶然看见某种乐器超兴奋,一下子就鸡血上脑,哎呀~原来我家宝宝这么有音乐天分,赶紧让他学起来!
自己喜欢唱,和正经八百去上声乐课能一样吗?必须不能够…
在小孩眼里,无论钢琴还是汽车,只要没见过,都会跑上去这看那摸,假模假式“操作”几下。
但新鲜感真不代表他喜欢,或者是想要学也愿意学。
娃坐不住光惆怅没用,先想想是不是太着急了,孩子年龄没到或根本不适合学,你非要让他坐在那儿,纯属强人所难。不行,就先缓缓再说。
Part
6
当孩子的顾问而不是监工
国外很多孩子学音乐全凭兴趣,家长不会跟在屁股后面狂催,练琴了没?练了几个小时?赶紧弹一个给我听听…
这要让我们看,太没力度了~不行不行,绝对不行!不管,孩子不得上天?
纵观采用“监工式”学习法的家庭,有几个娃能真成才?甭跟我提朗朗,我知道,小时候他父亲对他很严厉。
但你别忘了,朗朗拥有足够的音乐天赋,从小生活的音乐环境也很不错,本身酷爱钢琴。有强大的兴趣支撑与环境影响,严厉对他而言,利大于弊。
可大部分普通孩子,尤其刚开始学乐器,兴趣只有那么一丢丢,也没完全开窍,催得过紧,只会让他感受到压力。
聪明的父母,一定要当娃的顾问而不是监工。
1. 将心比心
学乐器是件苦差事,充斥大量枯燥的练习,孩子愿意坚持,要多给肯定,并设身处地体会他的难处。
只有你理解孩子,站在他的角度与他沟通,才能换取对等的理解。总站在制高点抡小鞭子,他心里肯定会吐槽,有本事你每天练几个小时试试?
2. 别紧跟着…
孩子学习时,别跟24小时连体婴似的贴身跟随,很烦的好不好。给他空间,让他自己去感受,别老去打扰或瞎指挥(除非你是内行)。
干啥事都有可能出错,弹错了音,拉错了弦,别大惊小怪的在旁边嚷,你越叨叨他越心浮气躁。
3. 多些鼓励和助力
练习效果不好,孩子本身已经很沮丧,要多鼓励,可以帮他分析问题出在哪儿,但别浮于表面的批评。
还记得我们说过的吗?要给孩子最大的情感支持。另外,多给孩子一点助力,比如购买相关的书籍,带他出席有益的活动。
4. 先给孩子做榜样
想让孩子学习音乐,爱上音乐,父母首先得做出表率。
无论听音乐,做游戏或是玩乐器,看演出,多陪着孩子一起参与,拿出你的热情和积极性,才能不断带动孩子去接受,进而热爱。
正所谓润物细无声,家长一点一滴的行为细节,都会影响孩子。如果天天催着他学,你们却半点热情都木有,很难想象他会真的爱上并学好音乐。
5. 让孩子“自己管自己”
无论让孩子学什么,如果他没兴趣或遇到瓶颈期,弦绷得太紧只能加重反感情绪。
孩子弹琴弹腻了?那就不弹!多带他听听音乐会,欣赏各路高手表演。
看到偶像在舞台上光芒四射,反而会重新激起他的好胜心与求知欲。不用你说,孩子也会给自己鼓劲,勤于练习。
Part
7
这些事得注意
带孩子走上音乐之路,他不容易,父母更不容易。哪个家长不望子成龙?心可以理解,还是得淡然一些。
1. 不切实际的期望,赶紧丢掉
大部分孩子能做到自如的享受音乐,就很棒了。能成“家”的只是少数,要认清现实。
2. 孩子有自己的学习进度
孩子与孩子不一样,哪怕同样年龄,同时进班学习,也不可能水平进展完全一致。
适合自家的娃的方法,就是最好的,不要因为别人家的孩子“怎么怎么厉害”,就开始设限,开始数落。
3. 妥善安排学习时间和程序
在合适的时间地点,安排孩子学习,要符合他的生理特点。另外,学乐器前最好先暖暖身,做点准备活动。
4. 没音乐细胞也能帮孩子
直白点说,只要不是五音不全,在家哪怕哼哼歌,随着韵律摆动几下,都能带动孩子对音乐的兴趣。别把这事想得太复杂。
5. 别给老师甩锅
有的家长给娃报了课程,买了乐器,就觉得万事大吉~能否成才全成了老师的事。
别甩锅!老师有教导的责任,但娃是你生的,你可以没有专业音乐能力,但一定得有帮助他、支持他的心和行动。
Part
8
推荐欣赏曲目
都是郑老师推荐的,给大家拍了照片,点击图片可以放大查看。
关于孩子学音乐家长的观念篇,先写到这
例如怎样选择、保养乐器?二手乐器能买吗?如何选择钢琴教材?乐谱学习及乐感培养,如何选择音乐班等,也会找一些音乐资源。
参考资料:
1.《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音乐老师》——少儿音乐教育指南,作者郑又慧。
孩子音乐方面的启蒙,真不能操之过急,也别把它想得太“高大上”,其实音乐存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。
可以是妈妈口中哼的一首歌,爸爸欢快的口哨声,街头歌者的即兴弹唱…
音乐带给孩子的感觉与他人无关,是自己内心受到的触动,从而引发或美好愉悦,或忧伤感动的各种情绪。
著名作家罗兰曾说:“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善良、纯真和美好。”
如果一个小孩,能够在童年时浸润在音乐的环境和氛围中,那么未来他对美的感受力、对世界细致的观察、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和探索,也必定卓然不凡。
热爱音乐的孩子,对他人情绪的感受力往往更加敏锐,或许不擅言辞,但会通过自己的方式,比如唱一首歌,弹一段曲子,让你感受他最真挚的内心。
学音乐是件很美好的事,请和孩子一起欣赏、感悟进而去热爱它。
无论你让孩子学音乐的目的是什么,都请拿出最真诚的态度尊重孩子,也尊重音乐。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音乐家,但音乐会赋予每个孩子感受幸福的能力!
这才是我们领着孩子,踏进音乐大门最珍贵的意义所在。
米粒妈好文推荐
米 粒 妈
美国海归、原500强高管妈妈一枚,
专注科学育儿、英文启蒙、数学科学启蒙,
搜罗全世界的好东西
个人微信:milima121
新浪微博:@米粒妈频道
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▼
▼点击阅读全文,查看公众号目录,有超多的科学育儿干货哦